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资料图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加引起广泛关注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逐渐成为
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023年5月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
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
欧盟成为全球首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
自此大宗商品生产的碳排放成本
将成为国际经贸的重要考虑因素
同月
中海油国贸英国公司在英国碳排放交易系统(UK-ETS)中的
第一笔碳配额成功入账
经过近一年时间筹备部署
碳交易业务在伦敦顺利完成首单交易
中国海油正式登陆英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碳交易逐渐成为能源公司
在绿色低碳转型路上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
国内碳履约市场也开始逐步
结合欧盟碳市场的经验教训
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
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
抵御外部冲击等问题
积极参与海外碳排放交易体系
对企业在国内进行履约交易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全球范围内气候政策的收紧
越来越多的行业、项目被纳入到
强制碳减排计划中
积累碳交易实践经验意味着
能源公司将有能力规避
日渐升高的低碳履约成本
01
全球碳市场体系不断扩展与完善
2022年全年碳市场平均碳价约27美元/吨,有偿配额交易总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30亿美元。
当前,全球共有28个碳市场实际运行,覆盖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
拉丁美洲和亚洲的13个国家和地区处于计划实施或考虑实施碳市场机制状态。非洲在碳市场建设方面也迈出实质性步伐,尼日利亚已宣布着手部署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相关工作。美国华盛顿州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的首个履约期于2023年1月开始,约覆盖该州70%的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危机并未削减欧盟的气候政策决心,欧盟碳市场依然稳中向好发展,碳价一度上涨突破95欧元/吨,并计划于2027年引入覆盖道路交通和建筑燃料排放的平行碳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2号)。
良好运转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减排成本,促进国家提升自主排放目标,因此一直受到各国极大关注。
《巴黎协定》第六条允许各国通过碳定价交易等市场机制,部分实现国内减排目标,其中条款6.2允许国家之间进行减排成果的国际转让,条款6.4则意在建立一个由联合国机构监督的国际碳交易市场。
随着全球各地区越来越多碳市场的不断成熟和互相联接,拓宽境内外碳市场交易渠道、深度参与全球碳交易,将是企业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面临的长期重要议题。
02
石油公司跑出“加速度”
作为能源转型的“排头兵”,欧洲地区的碳市场发展走在先列。
当前,欧盟碳市场、英国碳市场均覆盖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随着碳定价机制不断向油气资源国拓展,覆盖范围将逐渐延伸至油气全产业链,未来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各国气候政策正不断趋严从紧,例如欧盟最新碳市场改革方案提出将提高减排目标,并明确欧盟企业免费配额自2026年起逐步削减,至2034年完全取消。在强化气候目标及政策调控下,各地区碳价将长期上涨。
尽早参与和布局海外碳市场交易,是国际化发展的石油企业降低碳减排履约成本的必然选择。
碳价的长期上涨会直接提升油气行业成本,影响项目当期利润、未来资产价值、企业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规划等,因此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已开始布局拓宽海外碳交易渠道。
欧盟于2005年1月开始运行欧洲碳排放交易系统,该系统涵盖了所有成员国,覆盖了该区域约45%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涉及超过1.1万家高耗能企业及航空运营商。
2021年,雪佛龙购买523万份温室气体抵消额度,用于澳大利亚碳市场履约;壳牌公司已在欧盟碳市场、新西兰碳市场、我国的上海和广州碳市场等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并计划到2030年使用1.2亿吨碳信用额;2023年5月,中石油国际加拿大公司与TransAlta能源公司达成碳信用交易,加拿大公司正式进入北美电力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03
立足当下布局未来
统筹管理海外碳交易
展望未来,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不断扩展以及国际合作稳步加强的发展态势。如何更好地统筹海外碳交易管理,是石油公司良性发展海外业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对于暂未推行碳市场机制的资源国,建设和提升参与海外碳市场的能力,需要持续跟踪海外项目所在国碳市场变化趋势,这是石油公司积极应对未来碳价风险的基础。
在持续推动碳交易基础能力建设时,海外碳市场与抵消机制发展形势、碳交易机制基本原理与核心要素以及企业碳资产管理策略与履约交易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是油气企业教育培训低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内容。
面对日新月异的全球碳市场,持续跟踪其最新机制设计,是提升参与海外碳市场能力的关键之举。
本文来源 |碳客Lab
本文作者 |王文怡 李强
标签: